秋天是大部分脐橙成熟的季节。为了购买到又大又甜,汁水丰富的橙子,消费者各个练就了火眼金睛。即使不借助外部工具,手里总有几种常用方法来辨别真伪。
有段时间,脐橙比较火。其中一条原因就和识别橙子甜度的方法有关。有人说,水果也分为公母。母橙的脐部是比较明显,而公橙是没有脐部的。母橙为了下一代,拼命的积累糖分,自然比公橙更甜。大多数网友开始带着将信将疑的说法,去购买脐橙。按照这种方法,买回来脐橙,尝一下,发现确实很甜。于是,心里暗自高兴,自己掌握一个生活小技巧。有理论,有实践,有亲身体会,这个方法似乎错不了了。
作为一个工科学生,起初也认为上述过程,没有什么大的问题。但是今天看到一则描述。脐橙的脐的由来。科学家研究了脐橙的脐来自与花萼的退化。花萼在成长的过程中,逐步的退化最终形成脐橙的脐。而与脐橙的甜度没有直接关系。此时,我的固有认识有所动摇。
一个问题自然重新浮出,到底有脐的甜还是没有脐的橙子甜?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应该如下。我们在同一个环境下,甚至同一棵树上,相同的光照与养分的情况下,寻找大量的果实,然后选择其中有脐和无脐地做对比,然后才能得出这个实验结果。
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上述实验结果对比起来,真的是太粗糙了。生活经验,既没有关注真正影响甜度的因素,反而选择无关的因素,作为关键因素去分析。生活经验被披上了科学的外衣,做了一件误人子弟的事情。民科与实验科学的分水岭也许就在这里。
相信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。有的时候看起来很有道理,其实缺乏理论依据。也许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时间去分析和解决这些细节,但是要有一份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,才能真正的理解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真正道理。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评论